amjs澳金沙门(中国)有限公司-Weixin百科

×
科普推广

医生的土壤情结(三)

2018-08-24

导    读

经过绿色革命等农业技术变革后,粮食供给得到了量的飞跃,解决了绝大多数人吃饱饭的问题。“量”与“质”的天平在不知不觉间,逐渐倾斜,而且越发不平衡,食物营养的丰富程度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被重视。

与此同时,现代医学随着抗生素等各种药物的发明,医疗仪器设备不断发展,让人们愈发自信地对抗疾病;在“证(病因)”与“症(病征)”天平间,“病因防治”的思维逐渐式微,使得“疾病-土壤”的预防医学方向未能成为主流。

“医生的土壤情结”,也在渐离渐远......

文/图片  陈能场(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东方早报(2016年7月19日)

如今,在amjs澳金沙门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家庭都有备用药用于治疗一些常见病,如皮肤瘙痒等。当疾病出现时,人一般首先想到的是用什么药物治疗这个“症”(病征),但很少会去思考如何治疗这种“证”(病因)。

实际上,人体的很多“病征”,是人体缺乏某些营养成分的外在表现。

为什么现代社会中人们会缺乏“病因防治”的思维呢?或许回顾近代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可以带给amjs澳金沙门一些启示。

一、预防医学发展简史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段时间是人类现代医学史上的第一次卫生革命。预防医学史开始以防治传染病和寄生虫为主要目标,是从个人预防向群体预防发展的标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60年代,由于工业化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使环境、物质供应等产生了巨大变化,也带来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而疾病预防的重点从急性传染病开始转向慢性、老年退行性疾病及生活方式,这就是医学史上的第二次卫生革命。

这两次卫生革命,无疑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里程碑。但是,它们的共同点是聚焦在寻找疾病的“药物”防治手段,重在解决病征,而没有解决病征的问题——也就是对疾病与食物、食物与土壤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上世纪初开始大量的医生将人类的疾病和健康与amjs澳金沙门脚下的土壤相关联引发的“医生的土壤情结”并没有带来人们对疾病日常饮食预防的重视。笔者认为这与20世纪中期开始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

二、“疾病-土壤”预防医学方向没有成为主流

在1939年,专业为植物保护(植物医生)的阿尔伯特·霍华德爵士在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的《营养,土壤肥力和国家健康》 中认为土壤肥力必须是未来的公共卫生系统的基础,农业在预防医学的根基上具有其重要的位置,医生和营养学家日益认识到肥沃且富有生产力的土壤是一个国家利益中必须得到发展的财富。

而同年31名医生签名、600多名医生联合发表的《医药约书》(Medical Testament)也是基于对英国已经实施了四分之一世纪的《国民健康保险行动》(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Act)这套系统的经验性回顾,质疑现实与这个行动的目标“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差距有多远?并认为“在疾病……的预防上”(“the prevention ……of sickness”)这个行动并没有完成其承诺。

在1936年美国将土壤营养缺乏可能带来的人体健康影响上升到了参议院的264号文件,文件中包括这样一段警告:“一个惊人的事实是,在数百万英亩的土地上再也没有足够的矿物质,而从这些土地上出产的食物(水果、蔬菜和粮食)正在让amjs澳金沙门变得饥饿——无论amjs澳金沙门吃多少东西都难以消除这种饥饿。今天的人们永远不可能摄取足够量的蔬菜和水果,为他的身体系统提供塑造完美体格所需要的矿物质,因为他的胃不可能装得下。”

1988年,《健康和营养部长报告》得出结论说,美国每21起死亡就有15起与营养缺乏有关(几乎占到了75%)。

美国著名土壤学家William Albrecht(威廉·阿尔布雷希特)认为动物包括人类为生长在土壤中的食物提供了一张活生生的生物化学图片,人类的健康衰退是土壤健康衰退的生化写照。

在1939年时任美国土壤学会会长的他在农业年鉴中写道:“缺乏有机物质、主要元素和微量矿物质所导致的土壤肥力下降是作物生长不良,是以此所喂养的动物生病的原因,人类也不例外”。

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阿尔布雷希特呼吁国家(美国)采取重大举措来恢复“累死了”的土壤的健康及其肥力,遗憾的是这些建议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相反地,美国当时开始采取“便宜食物政策”(cheap food policy),倾向生产大量便宜的食物来满足粮食的需求,这种“福特生产方式”具有大规模、低成本的特征也使得美国具有向全球大量输出产品,进而换取资本的能力,从而控制全球经济体系,恰如基辛格所说的名言: 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而其实,“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

但当粮食输出成为了一种“武器”,就对农业发展方式产生了极大影响,从而渐渐改变了人们对土壤的态度和行为。这影响了发端于医生的“疾病-土壤”预防医学方向受重视的程度,甚至使之相对地被忽视。

三、“疾病-土壤”预防医学方向被忽视的原因

首先是抗生素的问世,让人渐渐觉得有了万能药。第一个抗生素磺胺在二战中问世,并拯救了大量士兵的生命。这是个革命性里程碑式的突破,很多疾病通过抗生素的使用得到了控制和有效治疗。渐渐地,抗生素开始成为万能药。慢慢地,人们也变得开始习惯性地通过服用抗生素来治疗各种疾病。

但是,其实amjs澳金沙门日常生活中身体上出现的一些小疾病,如足痉挛与维生素B1、B2、C、D以及钙镁的缺乏有关;很多流行性感冒与维生素A,维生素B1、B2、B6等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以及微量元素Zn等的缺乏有关。一些大的疾病如充血性心脏衰竭也与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D、COQ、维生素K的缺乏有关系等等。

另一方面,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绿色革命极大丰富了主粮的供给,这场以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为主要内容的新技术革命,在水稻、小麦等作物生产上,大规模推广应用矮秆、半矮秆、耐肥、抗倒、高产、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并配合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

绿色革命带来了主粮食物的极大丰富,食物的绝对量的摄取的增加带来了较多卡路里的摄入,让人吃饱了。但人们却因此忽视了食物中营养的丰富程度。

与此同时,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也让人们日益依赖于医学药物和医学器械来治疗疾病。诊疗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日新月异,从X光、B超到CT,令人们更加关切疾病的本身,此外,治疗中所需的各种药物的问世也令人目不暇接,从某些疾病的药物到靶向药物也是。

这一切让人们认为疾病要么可以轻易切除、要么有什么病就吃什么药,让人难以去想病的根源。同时药物因为其研发的周期和成本之高,使得经济上需要更大的消费刺激。医学技术革新研究的目的也就悄悄地从“消除病患,造福人类”日益变成“为某些利益集团创造利益”。

四、“医生的土壤情结”被渐忘带来了什么?

今天,amjs澳金沙门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却掉进了“隐性饥饿”的泥潭中,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以前医学史没有记载或很少记载的疾病开始出现,甚至越来越多;amjs澳金沙门的抗生素对病菌的神力也在渐渐逝去。这些都与那份土壤情结被渐忘有很大的关系。

如今,面对着可能含有残留农药、重金属的粮食,人们对食品安全产生了不安,人们开始追求高品质、安全的食物,渐渐认识到天然的成分优于人工化学合成的成分,懂得了“健康源于洁食,洁食来自净土”。

导    读

经过绿色革命等农业技术变革后,粮食供给得到了量的飞跃,解决了绝大多数人吃饱饭的问题。“量”与“质”的天平在不知不觉间,逐渐倾斜,而且越发不平衡,食物营养的丰富程度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被重视。

与此同时,现代医学随着抗生素等各种药物的发明,医疗仪器设备不断发展,让人们愈发自信地对抗疾病;在“证(病因)”与“症(病征)”天平间,“病因防治”的思维逐渐式微,使得“疾病-土壤”的预防医学方向未能成为主流。

“医生的土壤情结”,也在渐离渐远......

文/图片  陈能场(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东方早报(2016年7月19日)

如今,在amjs澳金沙门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家庭都有备用药用于治疗一些常见病,如皮肤瘙痒等。当疾病出现时,人一般首先想到的是用什么药物治疗这个“症”(病征),但很少会去思考如何治疗这种“证”(病因)。

实际上,人体的很多“病征”,是人体缺乏某些营养成分的外在表现。

为什么现代社会中人们会缺乏“病因防治”的思维呢?或许回顾近代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可以带给amjs澳金沙门一些启示。

一、预防医学发展简史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段时间是人类现代医学史上的第一次卫生革命。预防医学史开始以防治传染病和寄生虫为主要目标,是从个人预防向群体预防发展的标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60年代,由于工业化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使环境、物质供应等产生了巨大变化,也带来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而疾病预防的重点从急性传染病开始转向慢性、老年退行性疾病及生活方式,这就是医学史上的第二次卫生革命。

这两次卫生革命,无疑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里程碑。但是,它们的共同点是聚焦在寻找疾病的“药物”防治手段,重在解决病征,而没有解决病征的问题——也就是对疾病与食物、食物与土壤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上世纪初开始大量的医生将人类的疾病和健康与amjs澳金沙门脚下的土壤相关联引发的“医生的土壤情结”并没有带来人们对疾病日常饮食预防的重视。笔者认为这与20世纪中期开始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

二、“疾病-土壤”预防医学方向没有成为主流

在1939年,专业为植物保护(植物医生)的阿尔伯特·霍华德爵士在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的《营养,土壤肥力和国家健康》 中认为土壤肥力必须是未来的公共卫生系统的基础,农业在预防医学的根基上具有其重要的位置,医生和营养学家日益认识到肥沃且富有生产力的土壤是一个国家利益中必须得到发展的财富。

而同年31名医生签名、600多名医生联合发表的《医药约书》(Medical Testament)也是基于对英国已经实施了四分之一世纪的《国民健康保险行动》(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Act)这套系统的经验性回顾,质疑现实与这个行动的目标“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差距有多远?并认为“在疾病……的预防上”(“the prevention ……of sickness”)这个行动并没有完成其承诺。

在1936年美国将土壤营养缺乏可能带来的人体健康影响上升到了参议院的264号文件,文件中包括这样一段警告:“一个惊人的事实是,在数百万英亩的土地上再也没有足够的矿物质,而从这些土地上出产的食物(水果、蔬菜和粮食)正在让amjs澳金沙门变得饥饿——无论amjs澳金沙门吃多少东西都难以消除这种饥饿。今天的人们永远不可能摄取足够量的蔬菜和水果,为他的身体系统提供塑造完美体格所需要的矿物质,因为他的胃不可能装得下。”

1988年,《健康和营养部长报告》得出结论说,美国每21起死亡就有15起与营养缺乏有关(几乎占到了75%)。

美国著名土壤学家William Albrecht(威廉·阿尔布雷希特)认为动物包括人类为生长在土壤中的食物提供了一张活生生的生物化学图片,人类的健康衰退是土壤健康衰退的生化写照。

在1939年时任美国土壤学会会长的他在农业年鉴中写道:“缺乏有机物质、主要元素和微量矿物质所导致的土壤肥力下降是作物生长不良,是以此所喂养的动物生病的原因,人类也不例外”。

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阿尔布雷希特呼吁国家(美国)采取重大举措来恢复“累死了”的土壤的健康及其肥力,遗憾的是这些建议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相反地,美国当时开始采取“便宜食物政策”(cheap food policy),倾向生产大量便宜的食物来满足粮食的需求,这种“福特生产方式”具有大规模、低成本的特征也使得美国具有向全球大量输出产品,进而换取资本的能力,从而控制全球经济体系,恰如基辛格所说的名言: 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而其实,“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

但当粮食输出成为了一种“武器”,就对农业发展方式产生了极大影响,从而渐渐改变了人们对土壤的态度和行为。这影响了发端于医生的“疾病-土壤”预防医学方向受重视的程度,甚至使之相对地被忽视。

三、“疾病-土壤”预防医学方向被忽视的原因

首先是抗生素的问世,让人渐渐觉得有了万能药。第一个抗生素磺胺在二战中问世,并拯救了大量士兵的生命。这是个革命性里程碑式的突破,很多疾病通过抗生素的使用得到了控制和有效治疗。渐渐地,抗生素开始成为万能药。慢慢地,人们也变得开始习惯性地通过服用抗生素来治疗各种疾病。

但是,其实amjs澳金沙门日常生活中身体上出现的一些小疾病,如足痉挛与维生素B1、B2、C、D以及钙镁的缺乏有关;很多流行性感冒与维生素A,维生素B1、B2、B6等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以及微量元素Zn等的缺乏有关。一些大的疾病如充血性心脏衰竭也与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D、COQ、维生素K的缺乏有关系等等。

另一方面,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绿色革命极大丰富了主粮的供给,这场以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为主要内容的新技术革命,在水稻、小麦等作物生产上,大规模推广应用矮秆、半矮秆、耐肥、抗倒、高产、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并配合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

绿色革命带来了主粮食物的极大丰富,食物的绝对量的摄取的增加带来了较多卡路里的摄入,让人吃饱了。但人们却因此忽视了食物中营养的丰富程度。

与此同时,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也让人们日益依赖于医学药物和医学器械来治疗疾病。诊疗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日新月异,从X光、B超到CT,令人们更加关切疾病的本身,此外,治疗中所需的各种药物的问世也令人目不暇接,从某些疾病的药物到靶向药物也是。

这一切让人们认为疾病要么可以轻易切除、要么有什么病就吃什么药,让人难以去想病的根源。同时药物因为其研发的周期和成本之高,使得经济上需要更大的消费刺激。医学技术革新研究的目的也就悄悄地从“消除病患,造福人类”日益变成“为某些利益集团创造利益”。

四、“医生的土壤情结”被渐忘带来了什么?

今天,amjs澳金沙门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却掉进了“隐性饥饿”的泥潭中,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以前医学史没有记载或很少记载的疾病开始出现,甚至越来越多;amjs澳金沙门的抗生素对病菌的神力也在渐渐逝去。这些都与那份土壤情结被渐忘有很大的关系。

如今,面对着可能含有残留农药、重金属的粮食,人们对食品安全产生了不安,人们开始追求高品质、安全的食物,渐渐认识到天然的成分优于人工化学合成的成分,懂得了“健康源于洁食,洁食来自净土”。

THE END

2018

08/24

分享至: